首席编辑安伟 美编孟萌 邮箱 dhblcxw@126.com C02 一声问候,“...

Post on 28-Jul-2020

0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首席编辑安伟 美编孟萌 邮箱 dhblcxw@126.com C02 一声问候,“...

都市 C022015年11月20日首席编辑安伟 美编孟萌 邮箱 dhblcxw@126.com头条

90后大学生聂江活跃在微信上,最爱用表情代替文字,“每天都在用微信、QQ发送表情,已经成为我对熟人的问候方式了。”在聂江看来,用表情图片聊天不仅省了打字的事儿,还表达了文字之外的“脑补”内容,既能缓解聊天的尴尬,又能巧妙应对自己没法回答的问题,“关系好的发个害羞笑脸,应付一下的就点个‘赞’拉倒”,堪称网络聊天“万金油”。

然而,聂江的“表情问候法”也有让她哭

笑不得的时候——妈妈在聊天时,常发“微笑”的表情给她,这让她有点“接受不能”。

聂江解释,在90后看来,“微笑”这个表情代表高冷和讽刺,使用语境是“轻蔑和不认同”,“不过长辈们肯定用的是表面意思,只好各用各的解释了。”聂江说,她家里的长辈建了个微信讨论组,经常发些问候早晚安的表情。聂江会把这些表情图片转发给同学,然后一起调侃它们为“中老年表情大合集”。

□记者 刘瑶 贺笑天 实习生 王堃

核心提示| 明天是“世界问候日”,你知道吗?又有多久没有给家人、朋友拨个电话或发条信息问声好了?尽管老派问候习惯不似从前,网络却延展了新的问候空间,面对亲朋好友,是登门拜访、书信传情,还是发个表情点个赞?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你愿意发自肺腑问候你的亲朋吗?

大河报广告中心服务点:1.郑州市黄河路与姚寨路交叉口东南角天一大厦1层132-5 65833911 658350012.郑州市城东路顺河路口南20米路东 66369622 663023453.郑州市农业路东段28号报业大厦一楼 65796171 657961724.郑州市中原路与大学路交会处向北50米路东(大学路40号) 67947825 674250305.郑州市黄河路与政七街交叉口东50米路南水利厅一楼商铺 65970450 65970445

一声问候,“表情”能否代表你的心“表情”数据:表情符号 当选《牛津词典》年度词汇;去年QQ报告称中国网民用得最多的是

明天“世界问候日”,你的问候是登门拜访、书信传情,还是网上发“表情”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过这么一些人,他们曾经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陪自己度过或快乐或悲伤的日子。然而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界,人与人之间即便再亲近,平日相处时也总觉少点

“温馨”。你有多久没有对家人说声“早安”?你有多久没有对朋友捎上一句“你好吗”?你有多久没对同事传递一个甜美的微笑?你有多久没敢对陌生人道声“你好”?借着这个“问候日”,我们不妨勇敢一把,轻轻地用一声声问候,融化钢筋水泥搭筑的冰冷世界,用善意和真诚,温暖我们的城市。

1973年 11月 21日,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为促进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来自澳大利亚的姆可马克与米切尔两兄弟,自费印刷了大量有关问候的宣传材料寄给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及世界知名人士,向他们阐述设立“世界问候日”的重要意义,第一个“世界问候日”就此诞生。如今已有146个国家响应“世界问候日”,成为一个全世界祈祷和平的节日。

【问候·数据】今年4月底,来自腾讯大数据的《2014中国网民表情报告》给出了一系列有趣的数据。去年QQ全年表情发送量超过5338亿次,

8亿QQ网民中超过90%在聊天时使用过表情,

河南省的QQ表情用户占到12.2%。

在年龄分布上,55%的用户为90后,且越年轻,表情发送越频繁,

00后月均发送表情39次。

越年轻火气越旺,表情 48%的发送次数由00后贡献;而越年长越淡定,更爱发送 和 。与英国人 用得最多不同,中国网民使用率最高的是 。

“世界问候日”是啥

[

编后]

11月13日晚巴黎恐怖袭击,让不少身在法国的中国人都经历了来自国内的“问候轰炸”,在巴黎留学的郑州姑娘小桂就是其中之一。“我离事发地点很远,平时也不怎么去那里,我的微信都快被挤爆了,全是问候,几乎都是‘你没事吧’。”在社交网络时代,若不是遭遇这样的突发事件,更多的问候已被简单又丰富的表情符号所代替。

近日,《牛津词典》公布了2015年年度

词汇:居然是一个emoji(意为“绘文字”)表情——喜极而泣的脸。据了解,将年度词汇颁给一个表情符号,在《牛津词典》的出版方牛津大学出版社评选年度词汇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数据显示,这款表情符号流行速度确实惊人,在英国其使用率由2014年的4%上升至现在的20%。其实这款表情中国网友也不陌生,常被用来表示笑出眼泪或哭笑不得的心情。

【问候·变化】

社交网络时代,问候常常“被表情”

【问候·故事】

50多年前在大杂院居住的日子,是郑州市民郑丽最怀念的时光。“那会儿,邻里间关系特别融洽,亲得就像一家人。”郑丽回忆说,开门就能见到邻居,大家都主动打招呼,小辈见了长辈,也会有礼貌地喊上一声叔伯姨婶。

自从郑丽一家搬进楼房后,这种上门问好的方式仿佛一夜间就消失了。“都是关上门过日子,在电梯里碰个面,只会觉得眼熟,

简单打个招呼,敷衍了事。”郑丽无奈地说。与郑丽一样,同是生在上世纪50年代

末的杨华刚退休不久,爱人病逝子女忙,孤单的她总想找人聊天。“可是跟邻居不咋熟,连招呼都很少打。”杨华只好用手机来代替面对面的问候。早晨她总会习惯性地在同学群里发一个“早晨好”或“笑脸”表情,通常很快会收到回应,“群里每天都可热闹,或许这也是一种打发寂寞的问候方式吧!”

郑州姑娘肖晓,只身一人在北京工作,现在她最怕的,就是接到父母的电话。“他们催着我找对象,要不就是聊前途。”肖晓说,她也想成家,但找对象这事急不得,爸妈要求她,每周末必须汇报“战果”,“坚持几周后,我就崩溃了,像是在强迫自己完成任务一样。”

最近,80后读者奕峰,也因为一件他认为不大的事,与媳妇“大干”了一场。“我经常

坐飞机出差,媳妇总唠叨让落地第一时间给她报平安,这也没错,但总得等我闲下来吧?”奕峰说,下了飞机,就得赶往开会地点,在路上给她打电话,她都会抱怨,“我知道媳妇也是好意,但逼得太紧,让我觉得是种负担。”

而奕峰的爱人玮帆认为,只要家人坐飞机,她就一直揪心,“报平安是一种最重要的问候,接到电话才能安心,必须第一时间做”。

心情起伏时,80后读者文文会给同在郑州的男友或在美国的闺蜜写信,她自称为

“很‘作’的问候”。文文记得,她第一次到邮局买信封邮票就闹了笑话,“我进去一看,队排那么老长,心里还纳闷呢,以为这年头还有这么多人写信。结果费老鼻子劲儿,排了半天队才发现,人家都是来交违章罚款的”。

其实她的信里也没什么特别内容,多数是流水账似的心情日记,不过却总能收获对方的“强烈好评”。“闺蜜说每次看我的信都会哭,感觉我就在身边,男友也喜欢用这种方式了解我生活的细节,在我看来这就是最有温度的问候,拿笔写出的心情,最真实,冰冷的电子方式根本表达不了。”文文说。

传统范:最喜欢面对面的问候

敷衍帮:问候变成任务让人吃不消

怀旧派:纸和笔的问候最有温度

表情控:用符号问候有时会“表错情”

链接

扈森

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