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 caia.org.cn ·...

Post on 15-Jul-2020

17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 caia.org.cn ·...

内部参阅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简报

2016 年第九期( 总第三一三期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016 年 07 月 30 日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2016年 6 月 18 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

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委员会”)成立

大会暨首届学术峰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工信部、

科技部、卫计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委领导以及国内外相关领

域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研发生产企业等 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军事医学

科学院荫俊教授主持。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张渝英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在会上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

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的回函》,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标记

免疫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临床研究机构和相关生产企业的共同愿望。专业委员

会的成立,为致力于标记免疫事业发展的同仁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互相学习、

交流合作的平台。张秘书长希望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今后能与中国分析测试

协会其他 9 个分会密切联系,不断成长壮大,为推动我国分析测试产业发展做出

贡献。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张渝英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致辞

解放军总医院何昆仑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解放军总医院将会全力支持专业

委员会今后的工作,希望专业委员会能推动我国分析测试领域的国产化、标准化、

自动化,同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发体系、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推

进产业健康长效发展。

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科颜光涛研究员就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情况向与会人员

作了汇报。

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科颜光涛研究员介绍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筹备工作

荫俊教授主持会议

军事医学科学院荫俊教授宣读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

会管理办法》,并经大会审核通过。大会选举产生了 80名常务委员,随后举行

的第一届常务委员会选举产生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颜光涛当选为

首届主任委员,尹碧桃、刘虎威、李红梅、徐国宾、应斌武、荫俊、黄颖当选为

副主任委员,荫俊当选为秘书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吴波尔副理事长为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颁发了证书。

吴波尔副理事长与新当选的专委会领导成员合影留念

新当选的专委会主任委员颜光涛研究员介绍了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学

组设置情况。学组框架将主要包括常设工作组、技术学组和召集人。常设工作组

下设秘书组(荫俊)、会务及培训组(薛辉、陈吉波)、转化医学工作组(张贺

秋、吕明、林长青);技术学组下设标准物质组(黄颖、龙腾镶、陈宝荣、宋德

伟)、POCT组(胡川闽、杨晓勇、孙桂荣、刘丽强)、分子诊断组(徐国宾、戴

立忠、陈万涛、王会中)、化学发光组(林金明、杨晓莉、林长青、王晓星)、

免疫技术组(寿成超、吉权、哈小琴、虞留明)、纳米材料组(蒋兴宇、任辉、

唐亚林、吕明)、临床评价组(敬华、张国军、刘向祎、王欣茹)。学组框架建

立后,将由召集人同相关行业内部专家及企业家沟通,确定工作计划及目标,再

与专委会沟通确定后,初步定于 7月底适当时间召开常委会,正式成立各专业学

组,确定组长、副组长人选。

标记免疫分析是当前生物检测中最为活跃、覆盖面最广、应用最为广泛的技

术领域。是生命科学、基础与临床医学、农业与环境、食品与药物、进出口检验

检疫、法医与刑侦等领域的关键性技术支撑平台,本次大会通过设立中国分析测

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形成“产医研用”的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基础

研究、技术规范、产业转化和临床应用的跨行业、跨领域合作平台,旨在推进我

国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与装备的标准化、自动化及国产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后

进行了首届学术峰会,通过大会及分领域学术报告、技术展示等多种学术交流形

式,为所有与会代表带来一场异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总会领导与企业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

全体嘉宾合影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

首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学术峰会在京召开

2016年 6 月 19 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

的首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学术峰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

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何维,工信部消费品司医药处处长王学恭,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卢凡处长等出席会议,会议吸引了来自高校、

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标记免疫分析相关领域企业等 200 余人参会。本次大会共

分为政策报告、大会主旨学术报告和分领域学术报告三部分。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何维致辞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何维在致辞中指出,“精准医疗”

主要是运用基因组、蛋白组等组学和医学前沿技术,从事大样本人群疾病分类、

分型、分期的研究,发现疾病的病因与治疗靶点,进行个体化干预,提高诊断、

预防与治疗的整体效能,从而进行生物标志物分析鉴定与验证应用。先进的分析

测试技术是精准医疗实现的前提,目前疾病的研究与诊断已经从组织器官水平发

展到细胞与分子水平。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是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工具,

可以发现关键靶点,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而在这其中,标记免疫

分析技术对于疾病的“预防”意义尤为重大。最后,何维副秘书长希望国内从事

标记免疫分析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生产的企业能够尽快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从

而满足科研与临床检测需求,并且具有自己的研发组织模式。

工信部消费品司医药处王学恭处长致辞

工信部消费品司医药处王学恭处长介绍说,当前我国医药产业市场主要经济

指标增长虽然放缓,但仍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另一方面,医药产业市场整体

盈利水平有所下降,企业效益分化。近年来,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创新

体系不断改进,成果突出。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稳步推进,整个产业实施

新版 GMP质量体系,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在这种大的趋势下涌现出了一批研发型

中小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来源。国家政策层面对医药产业发展也高度

重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被列为工业十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国务院对

医药产业发展单独下发指导文件,显示了对医药产业“惠民生、稳增长”作用的

重视。在这种大环境下,精准医疗、转化医学为新药开发和疾病诊疗提供了全新

的方向。基于新靶点、新机制和突破性技术的创新药不断出现,肿瘤免疫治疗、

细胞治疗等新技术转化步伐加快。医疗器械向智能化、网络化、便携化方向发展。

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与医药产品、医疗服务紧密结合,发展

出新的商业模式。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卢凡处长致辞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卢凡处长首先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

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提出了一

些建议和要求。卢凡处长着重强调高端试剂的缺乏是我国一直以来面临的问题,

我们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解决急需,逐步构建相辅相成的产学研合作研发体

系,推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面向需求,重点发展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 、原创性的分析测试技术和产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黄颖研究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黄颖研究员带来了以《体

外诊断医疗器械(IVD-MD)标准化管理》为题的精彩报告。黄颖研究员通过将 2015

年我国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标准与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发布的标准进行对比,发现

我国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标准数量多,且推荐性标准多、强制性标准少(高风险产

品标准未列入强标),标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具体产品标准多,通用标准、基

础标准、方法标准少)。接着,黄颖研究员对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范围、风险分

类和分类管理法律依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在“参考国外、符合国情、动态

调整、目录指导”原则指导下,不断完善我国的医疗器械风险分类管理办法。最

后,黄颖研究员希望专业委员会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完善和制定相应行业标准,特

别是实现标记免疫分析试剂盒的标准化。

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作报告

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作了题为《转化医学中的微纳流控芯片》的学术报告。

随着生命研究近年来爆炸性的发展,从分子的检测分析,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再到一个 pathway(代谢通路)的整个运作链条的识别,涉及到由点及线、由线及

面以及由面及体的复杂过程。生命研究方法也逐渐具备了转化到实际应用中来的

可能和能力。而要实现这种转化,为生命分析带来跨越式发展,也意味着需要革

新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技术。微纳流控的出现在研究方法和技术上大大填补

了生命科学研究的空白,由于其操作尺度与生命分子、细胞基本相似,所以正如

人们所预见的那样,近年来微纳流控已经逐渐成为生命医学研究的前沿学科。报

告按照分子、细胞、组织三个层次,论述了微纳流控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最前沿

案例,为应用微纳流控进行转化医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此同时,报告从临

床应用角度论述了相关微纳流控技术,以个体细胞药物代谢分析、大规模目标分

子筛选、床旁、实时、实地的个体样本快速检测分析为例,展现了微纳流控平台

在临床应用中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自动化程度、性价比上的潜在优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魏于全院士作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魏于全院士在报告中

指出,重大疾病的精准医学和生物治疗需以标记免疫为基础的生物标记检查为前

提,如组织病理学分子诊断可大大提高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的疗效,而对信号通

路和靶点的识别和临床诊断为新药研发提供了依据。自 2006 年以来,国际上很

少有细胞毒性的化学药物上市,靶向药与生物治疗等成为未来新药发展的方向。

目前,我国生物治疗新药创新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然而生物治疗需要以生

物标记检测为基础,只有检测准确,治疗才能有基础,因此标记免疫分析将是我

国“十三五”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委会主任颜光涛研究员作报告

颜光涛研究员主要介绍了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及工

作重点。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旨在整合标记免疫分析研发与产业化优势资源,形

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队”和“国家智库”,促进相关质量标准与实验室规

范研究,逐步建立对接国际标准的质量认证体系和认证中心,打造面向产业化共

性关键技术研发和转化合作平台,通过“医研企资”协同创新推进技术产品的产

业化实施,建立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产品的临床评价研究、教育培训和学术推广平

台。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李红梅研究员作报告

来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李红梅研究员在报告中首先简单介绍了 IVD行业

测量量值溯源体系和计量研究的特征,随后向大家详细阐述了有机纯物质计量技

术研究在化学生物测量中的重要作用、国际计量委员会发展规划以及其带领的团

队所做的 NIM 纯物质研发工作及典型成果。近 10年来,团队分别承担了 10余项

涉及标准物质研究、高准确度方法开发、新型仪器研制的国家重点项目。体外诊

断、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等各领域都对未来蛋白质计量的发展提出了挑战。面对

新的挑战和趋势,专业委员会应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比对和国际合作研究,实现与

国际等效、一致和互认,为社会提供测量结果溯源共享服务,实现“更准确、更

高效、更广泛”的测量。”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徐国宾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徐国宾教授带来了以《肺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CTC和

ctDNA 检测临床应用存在的若干问题和一点思考》为题的精彩报告。徐国宾教授

首先阐述了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原则,提出肿瘤标志物在已确定分型肺癌

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大量临床证据表明,CTC的检

测技术在晚期肺癌化疗的评效上显示出与影像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军事医学科学院张贺秋教授作报告

军事医学科学院张贺秋教授从乳腺癌的血清学检测背景以及乳腺珠蛋白的

发现、特性、四种检测方法,说明了乳腺珠蛋白 A(Mam-A)单抗相关研究的重要

性和实用性,阐明了乳腺珠蛋白 A(Mam-A)单抗在不同免疫组化中的应用。

苏州博源医疗公司虞留明董事长作报告

苏州博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虞留明讲述了均相酶免疫技术在小分子

定量分析中的前景,苏州博源医疗国内首创均相酶免疫技术平台,主要用于小分

子分析物的免疫检测,均相酶免疫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操

作简单等诸多优点,可实现自动化检测,将是未来临床小分子检测快速发展的方

向。

烟台澳斯邦公司王兆强总裁作报告

烟台澳斯邦公司王兆强博士提出了目前临床以血清/血浆作为分析标本在

“精准医疗”上的问题;报告分享了国际上血小板、PBMC、Nets、EVs 等的最新

研究,打破传统提出了以“循环免疫细胞”作为液态活检的检测技术;并介绍了

实现这一检测技术的 AusTube 等相关的自动化处理技术平台。

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作报告

林金明教授介绍说,他所在团队前十年主要做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面的研究

工作,并且和企业合作实现了产业化;后十年,工作重点转向细胞分析技术及方

法的研究。林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细胞分析、化学发光反应、

体液分析的主要检测方法以及医疗卫生市场对诊断试剂的要求;随后从新体系、

新原理和新应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化学发光研究发展趋势,其中着重提到了纳米材

料辅助化学发光、超微弱化学发光现象的利用和电致化学发光。

本次大会吸引了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罗氏诊断公司(北京巴瑞

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谦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航赛维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特曼生物

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北京瑞兰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浙江夸克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柏定生物工程(北京)有限公司、烟台澳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四川迈

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人福博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宁波美康生物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博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日立高新技术(中国)事业集

团生命科学系统营业本部等单位到会展示了相关技术和产品。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

中国矿业大学-岛津合作实验室隆重揭牌

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对场发射 EPMA分析技术在创新性研究领域的应用,同时

为了扩大岛津 EPMA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服务支持体系,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和岛

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合作示范实验室在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正式成立。

日前,合作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举行。

中国矿业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也是世界著名的矿业学府;岛

津制作所是世界著名的分析仪器生产厂家之一,一直以“以科学技术为世界做贡

献”为宗旨。合作实验室的成立不仅意味着在未来双方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力量,

扩展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在地矿、材料研究等领域的应用;而且双方通过合作,开

发电子探针技术在地矿领域相关的分析技术,可以把其成果介绍给中国的相关用

户,努力把实验室建成该领域应用高水平的代表。

揭幕仪式当天,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秦勇教授,中国矿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

院副院长吴国光教授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主任何亚群教授,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

办公室主任王震威教授出席了签约和揭牌仪式。岛津公司方面,大型分析仪器事

业部事业部长小仓一郎先生,大型分析仪器事业部副事业部长林靖也先生,大型

分析仪器营业部部长孙明先生,市场部经理洪波博士,市场部 EPMA产品经理龚

沿东研究员也出席了签约和揭牌仪式。

中国矿业大学秦勇副校长与岛津小仓一郎事业部长拉开合作实验室牌匾红布

揭牌仪式开始秦勇教授先向岛津公司代表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的学校历史,

学科专业和实验室教学楼分布状况。另外,何亚群教授赞许了岛津 EPMA-8050G

的性能特点和岛津员工的服务态度,他期望在今后能进一步加深双方的合作,在

研究方面能取得更多的成果。随后,小仓一郎先生也向矿业大学各位教授介绍了

岛津的发展历程,研究方向和产品分类。 小仓一郎先生表示岛津将一直致力于

科学仪器的研究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国矿业大学各位教授和岛津公司代表合影留念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第二届山东分析测试协会生物测试专业

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生物测试新技术推广会隆重召开

2016年 7 月 8日下午,第二届山东分析测试协会生物测试专业委员会换届

大会及生物测试新技术推广会在济南联勤宾馆隆重召开,山东分析测试协会理事

长刘建华、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道祥、山东分析测试协会生物测

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成浩、秘书长孙怀玉以及全体委员参加会议。山东测试

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时新刚主持会议。

会上,刘建华理事长发表讲话,他对生物测试专业委员会近几年开展的工作

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委员会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孙怀玉秘书长介绍了

本次换届大会的程序及人选情况。郭成浩教授代表生物测试委员会领导班子向大

会做了工作回顾与总结。他表示,自山东分析测试协会生物测试专业委员会成立

以来,在山东分析测试协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专业委员

会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凝聚力在不断增强,学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展现了高度的

学术热情。下一步生物测试专业委员会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

繁荣学术,以崭新面貌面对机遇与挑战,在生命科学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要集思

广益,力争有所突破,努力将生物测试专业委员会做大做强,为山东的经济建设

发挥重要力量。

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山东省分析测试协会生物测试专业委员会。郭成浩教

授及孙怀玉教授分别全票当选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同时选举产生了虞靖彬、秦大

伟、石峰、王吉顺、张玉芳和时新刚副主任委员。

换届大会结束后,PE 公司生命科学部中国区产品经理焦磊和王梓分别作了

“生物影像信息学”和“活体动物分子影像”在生命科学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专

题报告。

山东省分析测试协会

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成功举办 2016 样品前处理新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由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南京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北京普立泰科仪器公

司联合主办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于 2016 年 7 月 26 日在南京理

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省高校、院所、食品、环保、商检、疾控、

药检、质检等检测机构的学者、专家、技术人员 130 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大会由协会秘书长赵厚民研究员主持。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食品检测

中心主任徐春祥研究员、南京市环境检测中心站总工程师杨丽莉研究员分别作了

“前处理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展”、“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主题报告。北

京普立泰科仪器公司应用技术专家张林、初春、董雪等资深工程师作了“全二维

气相(GC*GC)及其 Q/TOF 联用技术与应用”、“食品实验室前处理整体解决方案”、

“环境实验室前处理整体解决方案”等新技术报告以及复杂样品前处理解决方案

报告。

会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和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分析测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研讨了食品、环境等样品前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及其应用,展示了样品

前处理的新仪器和新设备,提升了分析测试技术和水平,推动了样品前处理技术

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达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相互交流、加强合作、提高技术、携

手共进的目的。

研讨会开幕式 研讨会现场

徐春祥研究员作技术报告 杨丽莉研究员作技术报告

张林资深专家作技术报告 初春技术专家作技术报告

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